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条件是()
A、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学校教育的存在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的形成因素。
分析: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学校教育的存在是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提。
2、人才素质主要取决于教育,教育职能的实现,又主要取决于()
A、教师的劳动√
B、学校
C、学生的劳动
D、社会
3、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时,不能根据他能背诵多少道德的戒委和格言,也不能根据他自诩怀抱多么纯正高尚的道德动机,而只能根据他的实际行为。这说明了道德具有()
A、特殊的规范性
B、广泛的渗透性
C、强大 的稳定性
D、显著的实践性√
【答案解析】
考点:道德的共同特点。
分析:道德的共同特点包括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强大的稳定性、显著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指道德必须实现向行为的实际转化,从意识形态进入人们的心理结构与现实活动。
4、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教师职业道德较之于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要求
B、教师职业道德有着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点
C、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相同的原则和要求√
D、孔子提出平等施教,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思想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
分析: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所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要求。
5、职业理想的特点是()
A、差异性、发展性、阶级性
B、差异性、发展性、时代性√
C、发展性、个别性、阶级性
D、发展性、普遍性、时代性
【答案解析】
考点:职业理想的特点。
分析: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理想的特点是差异性、发展性、时代性。
6、()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的引领者。
A、校长
B、班主任√
C、家长
D、政治教师
7、“教师的授课应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耐心辅导”是学校规章制度的()
A、组织纪律
B、教学纪律√
C、劳动纪律
D、群众纪律
8、下列不属于内化素养的()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计算机和外语水平√
【答案解析】
考点:职业素养的内容
分析:职业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部分,包含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外化素养指属于技能范畴的素养,如计算机和外语,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 是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的。
9、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的是()
A、教学能力
B、学习与科研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团队合作能力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的内容。
分析:教师的能力素养分为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和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他与教育教学紧密相连的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10、下列关于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要尊重家长,积极合作
B、教师要虚心听取家长意见
C、教师要科学指导家族教育
D、教师要满足家长提出的任何要求√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
分析:教师正确处理与家长的人际关系,需要做到:尊重家长,积极合作;虚心听取家长意见;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11、以下选项中对教师心理健康起决定性因素的是()
A、个人因素√
B、职业因素
C、社会因素
D、工作环境因素
【答案解析】
考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分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个人因素、职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在相同的环境下工作,面对相同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积极自信,有的教师抑郁沮丧,因此,个人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决定性。
12、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A、爱岗敬业珠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13、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是()
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有;(1)引导性原则:是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2)内化性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差异性原则:从构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全生涯模式出发。
14、下列关于校本培训的廉洁错误的是()
A、校本培训的初衷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
B、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C、校本培训创造了终生学习的氛围
D、校本培训是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答案解析】
考点:校本培训。
分析:校本培训的初衷在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在的分离,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校本培训的优势有:(1)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2)校本培训创造了终身学习的氛围;(3)校本培训可大大提高继续教育效益。
15、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是()
A、大学
B、教师教育机构
C、课程专家
D、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
【答案解析】
考点:新教师入职辅导的承担者
分析:新教师入职教育应突出以第一线教师辅导为主的原则。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不应是大学或其他教师培训机构,而应是来自于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教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教师职业的下下形成是在阶级 出现以后。
A、正确√
B、错误
17、“教师教育”概念的产生和认可,标志着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
A、正确√
B、错误
18、政治和法律作为行规,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但不像道德那样明显、强烈而普遍。
A、正确√
B、错误
19、教师行为规范既包括国家和政论指定的有关教师行为标准的法律、条例等,也包括为人们所公认的,为教师内心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习惯等。
A、正确√
B、错误
20、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要把智育放在首位。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肩人为本,德育为先。
21、有爱就是真正的教育。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只有爱而缺乏严格的要求,也不是真正的教育。
22、对一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可以适当以力压服。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只能以理服人,不能以力压服。
23、学校缺乏完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
A、正确√
B、错误
24、用现在发展的眼光看,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用现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应拥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才能满足学生不断未知的需求。
25、参与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个人的私事,参加与否一般采取自愿的形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非常明确地将参与继续教育规定为中小学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也是一项应尽的义务。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二战“后的教育以”学会生存“为其根本职能,以”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为其教育原则。
27、道德作为一社会意识,是由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28、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
29、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教育是主要的,但也应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
30、我国的学校教育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班级教育) 。
31、纪律是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32、根据教育法和教师法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最重要的行业性纪律。
33、素养的实质是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和(倾向性)。
34、(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学生最亲近的“天然教育家”。
35、教师认知重构可以从自我认知、(自我效能)、归因方式、自尊和信念这几个方面进行。
36、(师德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对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指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
3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依据评价参照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三种类型。
38、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生意人专业地位过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9、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40、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是指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41、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4)教师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43、简述教师职业理想的内容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4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责任明确性原则。
(4)自我评价原则。
(5)发展性原则
45、简述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目标 。
(1)通过普通文化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
(2)通过专门学科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所教学科扎实的专门知识,从而使他们承担起一定的教学任务,保证他们能有权威、有信心地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3)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使未来教师掌握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专业的判断能力。
(4)通过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训练,使未来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并发展初步的专业能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8分,共16分。)
46、试述教师职业情感的内容。
教师职业感情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1)具有事业感,即把教育工作看成是国家、民族伟大事业的一种积极情感。在有事业感的教师心目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素质、民族兴旺发达、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事业,而不是只看成是一只“铁饭碗”、一种谋生 的职业。
(2)具有爱生感,即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热爱的一种情感。
(3)责任感,即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人才、爱护学生等神圣责任的一种情感。
(4)具有乐业感,即一种体会到教育工作乐趣的情感。
(5)具有创造感,是一种进行创造性工作而得到心理满足的情绪体验。
(6)具有自尊感,即教师对自我价值的欣赏和珍视,以及因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而使自身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情感。
(7)具有美感,即教师对美的感受而产生心理满足的一种感情。
47、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教师专业知识的内容:
(1)通用知识。
(2)专业学科知识。
(3)教育科学知识。
(4)教学实践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的特点:
(1)合理的专业知识是依据教师教学目标而建立的。
(2)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密不可分。
(3)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含量应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8、周六早上醒来,赖在床上不想起来,我实在是不想起来,因为我不知道真情为后还想干点什么,我也找不出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干,心里很“烦”也很“累”。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了,我空余的时间不知该怎么打发,学校的事我不想提它,既烦心,又无奈。如今,我正处于十字路口,年轻却迷茫,面前的云雾太浓了,我看不到远方,迷失了方向,糊里糊涂地存在着。
——一位小学教师的博客
请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角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2)一个人走上教师岗位,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要有一个持续的职业发展规划,由此才能获得职业成长的机会。
(3)案例中的教师正是因为缺少职业生涯设计,才会没有目标,产生迷茫感。
(4)教职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包括:
①适应阶段:教师参加工作第一年,是拜师学习与模仿阶段,应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②基本功阶段:从工作的第三年到第五年。此阶段教师应具备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
③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教师工作的第五年第八年。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学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构建自身教学经验体系。
④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工作第五至第八年间。教师在教学业绩上的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
⑤教师成名阶段:教师工作第八至第十二年左右。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⑥教师成家阶段:教师工作到第十二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教师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人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