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浙江自考交流群

与数十万考生共同备考

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2021年浙江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三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22-02-25

阅读量:78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老师职业的真正形成是在()以后


  A、阶级出现√


  B、教育活动出现


  C、学校建立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2、在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原始社会末期√


  B、西周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


  3、道德的共同性不包括()


  A、道德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B、道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C、道德具有不稳定性√


  D、道德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答案解析】


  考点:道德共性的体现。


  分析:道德在反映社会经济关系时,常常 以种种规范、戒律、格言、理想等形式去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与心理。心理是相当稳定的东西,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4、理想的特点是()


  A、客观必然性、社会性、阶级性√


  B、偶然性、社会性、阶级性


  C、客观必然性、发展性、社会性


  D、发展性、社会性、阶级性


  【答案解析】


  考点:理想的特点


  分析: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性、阶级性。与其他理想不同,职业理想有其自身的特点:差异性、发展性、时代性。


  5、我国老师职业理想的核心是()


  A、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B、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C、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学生


  6、《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A、当作“主业” √


  B、看作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C、看作教学


  D、看作德育工作


  7、学校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组织纪律


  B、群众纪律


  C、劳动纪律


  D、人际纪律√


  【答案解析】


  考点:学校规章制度


  分析:学校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有:组织纪律;教学纪律;劳动纪律;群众纪律。


  8、下列关于素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素养的本质是一个人的总体能力和倾向性


  B、素养是个体行为表现出的某一种物质√


  C、素养是从事某项活动时绝大多数人表现出的较普遍 的特征集合


  D、素养依赖于重视行为主体的文化程度


  【答案解析】


  考点:素养的含义


  分析:个体行为表现出的某一种特质并不能称为素养。素养是从事某项活动时绝大多数人表现出的较普遍的特征集合。


  9、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严而有理


  B、严而有方


  C、严而有度


  D、严而有宽√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对学生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分析: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1)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10、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


  A、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B、暗示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实践性、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


  D、独断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答案解析】


  考点: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


  分析:心理学中认为坚强意志的基本品质是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与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暗示性和独断性。


  11、从老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是()


  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有:(1)引导性原则:是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2)内化性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差异性原则:从构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全生涯模式出发;(5)连贯性原则。


  12、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原则的是()


  A、实践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责任明确性原则


  D、社会评价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有:实践性、主体性原则、责任明确性原则、自我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


  13、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教育学、伦理学研究视角出发构建教师专业化理论框架的是()


  A、林崇德


  B、申继亮


  C、俞国良


  D、叶澜√


  14、下列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


  B、最初是美国提出实施的


  C、是建立一所新学校√


  D、简称PDS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 这种模式突破了高校的边界,把高校和中小学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DS最初是美国提出并付诸实施的。


  15、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教师工作的场所。


  A、正确√


  B、错误


  17、教师培养人才的周期比较短,一般以学年为单位。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


  18、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因此,当经济关系变更以后,对应的道德会马上消失。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心理结构是是相当稳定的东西,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因此,当某种道德得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变更以后,这种道德也不会马上消失,还会作为一种旧意识被保留下来,进而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


  19、历史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具备职业道德价值。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历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其中有些具有陈腐的封建色彩和没落的资本主义特征,如占卜、嫖娼、贩毒等社会行为都不具备道德价值。


  20、确立正确 的职业理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和前提。


  A、正确√


  B、错误


  21、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的充要条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只有爱缺乏严格的要求,也不是真正的教育。


  22、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


  A、正确√


  B、错误


  23、简单地说,“信法治教”就是“建章立制,依章办事“。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依法治教的首要前提是合法性。不能将“依法治教“简单地理解为”建章立制,依章办事。”


  24、对于教师来说,知识素养比 能力素养和人文素养更重要。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就是人文素养,它决定着教师的职业意义和价值。


  25、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


  A、正确√


  B、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大都有尊敬、崇拜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向。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27、教师以个体(脑力劳动)作为主要的劳动方式 。


  28、教育事业对教师的人格要求是做到真、(严)、会三个方面


  29、按照理想所属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


  30、人民教师要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首先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其次要遵循(教育规律),才能达到 教书育人的目的。


  31、中国教育法规体系由(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件、地方政论规章等构成。


  32、职业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其中,(内化素养)是职业素养中最基本的部分。


  33、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


  34、人们常用智力测试中的智商表示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商在(80)分以上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35、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36、(课程体系)是形成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主要载体。


  3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和等级评定法。


  38、20世纪初期,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儿童中心的教育理论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9、教师职业


  (P44)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40、职业道德


  (P64)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为准则。


  41、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P250)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就是对教师个体由不熟练、不成熟逐渐成长为专业必强的专家型教师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个体历经的职前培训阶段、在职阶段直至教师离职阶段的整个过程的评价。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教师职业作风的具体表现。


  (P130-132)


  (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43、什么是“为人师表”?它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p166)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和表率。“为人师表”要求教师:


  (1)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严谨治学,不断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


  (3)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以身作则。


  4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区别。


  (P159)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各级教育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动,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对自己进行锻炼、教育、履行和陶冶的过程,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45、简述确定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P182-183)


  (1)依据教育机构培养教师的教育目标。


  (2)依据我国现行师德规范之蓝本。


  (3)依据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职业素养要求。


  (4)依据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8分,共16分。)


  46、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P99-100)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


  (2)完成教育教学问题任务的义务。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


  (4)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


  (6)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47、试述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


  (P221-222)


  (1)适应阶段:教师参加工作第一年,是拜师学习与模仿阶段,应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2)基本功阶段:从工作的第三年到第五年。此阶段教师应具备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


  (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教师工作的第五年到第八年。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学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构建自身教学经验体系。


  (4)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工作的第五年到第八年。教师在教学业绩上的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


  (5)教师成名阶段:教师工作第八至第十二年左右。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6)教师成家阶段:教师工作到第十二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教师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 ”,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8、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教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扫呼。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师生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P206-207)


  (1)案例说明很多教师不能以身作则,通过示范性的方式、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和态度主动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特点是:人格权利的平等性、目标的一致性、尊重的双向性、影响的持久性。


  (3)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享受法律上赋予的各种权利。这就决定了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是一种同志式、朋友式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教师的威信要通过个人学识、人格魅力、教学管理艺术等来确定。


上一篇:2021年浙江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二

下一篇:2021年浙江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四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