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2021年浙江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一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22-02-25

阅读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不包括()


  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B、劳动内容的复杂性


  C、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D、劳动时间的复杂性√


  【答案解析】


  (P51-5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1)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3)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4)教师职业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指出,“如果缺乏教育机智,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特点的()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解析】


  (P53-54)


  3、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A、教育劳动实践中利益关系和矛盾的出现√


  B、教育活动的出现


  C、学校教育的出现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答案解析】


  (P67)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基础: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利益的反映。教师职业道德同样是教育劳动实践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也就是是说,教育劳动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和形成的客观基础。


  4、在各种理想中,可以作为其他理想的前提和基础的是()


  A、生活理想


  B、社会理想√


  C、职业理想


  D、素质理想


  【答案解析】


  (P78)


  5、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这主要是反映了职业理想的()


  A、时代性√


  B、发展性


  C、复杂性


  D、个体差异性


  【答案解析】


  (P78)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职业理想的特点:职业理想具有差异性、发展性和时代性。(1)差异性:职业理想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2)发展性: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3)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 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


  6、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教育单行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答案解析】


  (P9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法:教育单行法律是指根据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原则制定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具体部分关系的教育法律。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单行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依法治教“就是()


  A、“依法治教“


  B、“以罚治教”


  C、“建章立制,依章办事”


  D、“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


  【答案解析】


  (P106-107)


  8、教师能力素养的核心是()


  A、科学和文化修养


  B、学习与科研能力


  C、教育教学能力√


  D、职业道德水平


  【答案解析】


  (P11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能力素养:教师能力素养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教师能力发挥的主要场所在教室,主要方式是教学,所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其能力素养的核心部分。


  9、热爱学生和诲人不倦的关系()


  A、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表现


  B、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基础√


  C、诲人不倦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D、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 的结果


  【答案解析】


  (P13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作风的具体体现:热爱学生是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价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诲人不倦是指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耐心、仔细、持久、不厌倦地谆谆教导。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诲人不倦是热爱学生的表现和结果。


  10、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B、心理健康和不健康是稳定的状态,很少波动


  C、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D、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经形成一致的说法,那就是阿尔伯特提出的标准


  【答案解析】


  (P14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健康的含义: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始终处在一个不断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所以A选项错误。心理健康首先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在此基础上,主体能保持一种 积极向上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当然,这种稳定的状态并不是指没有一点尘埃,而是能积极面对心理状态上小而短暂 波动,以此来保持总体的稳定。所以B选项错误。心理健康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D选项错误。


  11、下列不属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是()


  A、心理疲劳


  B、经济紧张√


  C、职业枯竭


  D、人际关系紧张


  【答案解析】


  (P148-15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方法。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各个金额:心理疲劳、情绪不稳定、职业枯竭、人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等。


  12、下列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点的是()


  A、他律性√


  B、自主性


  C、实践性


  D、持恒性


  【答案解析】


  (P160)


  13、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开始之前,为了使其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是()


  A、即时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解析】


  (P196)


  14、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杜威


  B、波斯纳√


  C、海德格尔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解析】


  (P220)


  15、下列不属于质性评价方法基本形式的是()


  A、参与式观察


  B、深度访谈


  C、教师专业发展记录


  D、测量法√


  【答案解析】


  (P267-269)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方法有质性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反映评价对象发展善的丰富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用描述性、情感性的语言对教师的能力发展和人文素养等方面作出评定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有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评语等。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未能提示出教师职业的社会本质问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43)


  17、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始于师范教育的兴起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49)


  18、心理结构是相当稳定的东西,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64)


  19、职业道德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成熟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65)


  20、“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84)“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是社会对各种从业人员的共同要求。


  21、纪律作为一种人们的行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95)


  22、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111)


  23、低效能感的教师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151)低效能感 的教师在面对困难时,一般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他律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16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


  25、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诞生于英国。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P236)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诞生于美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尽管既是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但还是主要以 脑力劳动 的形式出现。


  27、在教育过程中,学生 不仅作为劳动的对象出现,也作为劳动的主体出现。


  28、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 行为规范 的总和。


  29、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30、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 有根据 的 、 合 理 的想象或希望。


  31、教师职业理想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是教师职业理想的核心。


  32、纪律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 强制性 的特征。


  33、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 职商(填CQ也对) 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34、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公民必须遵守的十项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 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5、职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 校本培训模式 。


  3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视为发展中的个体,视为 学习者 和研究者。


  37、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是以高校为本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 校本培训模式 。


  38、新教师的工作量不有一定超过学校教师平均工作量的 三分之二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9、职业纪律


  (P96)职业纪律是职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 中应遵守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执行职务、履行职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


  40、职业作风


  (P128)职业作风,是指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41、职业道德修养


  (P159)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教师职业理想的要求


  (P86-92)


  (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统一;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统一;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统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统一。


  (3)认真改造教书育人的职责。


  43、简述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P112-119)


  (1)知识素养:牢固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2)能力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


  (3)人文素养。


  4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P178-179)


  (1)引导性原则 。


  (2)内化性原则 。


  (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差异性原则 。


  (5)连贯性原则。


  4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原则。


  (P252-256)


  (1)教育性原则 。


  (2)真实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


  (4)协商性原则 。


  (5)多元化原则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8分,共16分。)


  46、试述如何按照《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P101-102)


  (1)要坚持育人 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名学生。


  (3)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5)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6)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7)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


  (8)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9)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10)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


  47、论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


  (P200-203)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即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其表现为: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利的价值行为就是善的,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害的价值行为和品质就是恶的。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即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具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8、高尔基曾说过:“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 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无数最可爱的人,他们当中就有人民教师。谭千秋、向倩等许多教师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与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说明教师应该如何“爱学生”。


  (P85、189、167---170、132)


  (1)高尔基的名言说明了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爱是教育的基础,又是教育的力量。


  (2)教师应对学生有无私的爱。在汶川地震中,许多人民教师在当时地动山摇的危急情况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生命和自己作为儿女、妻子或丈夫的责任,而是将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汶川地震中教师的行为就表现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3)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是不可能果断地作出这样的决定的。


  (4)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而这一过程还需要教师专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的支持和配合。


  (5)爱学生,要做到:


  ①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


  ②教师要将真诚的爱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


  ③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具有普遍性,既不可因学生家庭地位、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又不可能因为学生成绩好坏和对教师的亲疏程度不同而不同


  ④教师对学生授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每名学生具体情况而赋予具体的爱。


上一篇:2021年浙江自考《农业生态基础》章节练习题:第8章

下一篇:2021年浙江自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模拟试题二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