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从而得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性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分为两类,一是简单枚举法,一是科学归纳法。
一、简单枚举法
简单枚举法是以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其形式如下: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
所以,所有的S是P。
要提高简单枚举法结论的可靠性,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一类中被考察的对象要足够多;第二,一类中被考察的对象范围足够广。
在应用简单枚举法时,要注意避免犯“以偏概全”或“轻率概括”的错误。
二、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是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从而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结论的归纳推理。其形式如下: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与P有因果关系,
所以,所有的S是P。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有共同之处,即它们都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但两者也有区别:首先,得出结论的根据不同;其次,对前提考察对象数量的要求不同;最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不同。科学归纳法的结论比简单枚举法的可靠程度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