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加入浙江自考交流群
与数十万考生共同备考
第七章 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诉讼代理人概述 1、诉讼代理人 :指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授权,在民事诉讼中为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诉讼代理人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权限,称为诉...
第六章 当事人分论 第一节、原告与被告 原告:是指为了保护自己的或受其管理的他人的民事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人。 被告:是指被原告诉称侵犯其民事权益或与其发...
第五章 当事人总论 第一节、当事人概述 1、当事人: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人。 2、特征(构成要件):⑴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⑵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
第四章 主管与管辖(重点章) 第一节、民事诉讼的主管 1、民事诉讼的主管: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审判解决一定范围内民事纠纷的权限,即确定人民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解决民事纠纷的分工和职权...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合议制度:指由三人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庭,具体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 1、意义:发挥合议庭的整体智慧、防止法官擅断、防止法官的个人价值不当地影响案件的审...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1、基本原则的概念:是指在民事诉讼全过程或重要诉讼阶段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1)基本属性: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贯彻始终性 ...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概述 民事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社会纠纷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分类: 1. 一般纠纷与刑事纠纷。 最常见的纠纷是在财产及人身关系方面的争议,属于...
第五章公证的普通程序 公证普通程序的基本阶段:申请、.受理、审查、出证 申请 成为公证当事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以自己的名义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 2、证事项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
第四章公证执业区域 公证执业区域:是指各公证机构之间,根据规定,在不同的区域内办理公证事务的分工和权限。 公证机构与律师事务所执业区域不同,律师事务所可以不限地区地接受来自任何地区的当事人委托的...
第三章公证活动的基本原则 公证的基本原则 :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业务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是公证活动的前提、基础和依据。 意义:它充分体现我国公证制度的性质、任务、职能和活动的规律,是公证机构和公证...
第二章公证机构的设置和监督管理体制 公证机构的性质:国家依法设立的机构、是履行证明职能的机构、是非以营利性为目的的证明机构、是依法独立行使证明职能的机构、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 公证机构的设置...
第一章公证制度概述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活动。 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
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投资管理 1、 中国对外投资的6个特点:1)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较快;2)投资区域多元化,但偏重于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3)以中小型项目为主,逐步向大中型项目发展;4)行业以贸易为...
第十一章 中国利用外资管理 1、 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1)弥补了中国的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3)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
中国对外金融管理 1、1994年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的措施包括:1)实现汇率并轨,建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取消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3)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4)对外商投资...
国际金融 1、 金融就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国际金融是指不同主权国家的居民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金周转和运动;国际金融的产生过程:商品货币金融活动国际金融活动...
第五章 中国对外技术贸易管理 1、 国际技术贸易政策:指一国政府对技术的输出和输入所做的宏观和原则性的规定。其特点有四个:1)处理的是国家之间的技术活动;2)受国家意志的左右;3)高新技术及其产品...
国际服务贸易 1、 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的权威定义);即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2、 服务贸易的特点:1)标的具有无形...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1、 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额+进口额)/国民生产总值; 2、 顺差来源地主要是香港、美国、欧盟;逆差来源地主要是台湾、韩国、日本、东盟; 3、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三次...
第五章 国际技术贸易 1、 技术的含义:是指制造一种产品的系列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或有关一种专门服务的系统知识。 2、 技术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1)按作用来划分: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