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全国自考“刑法学”试题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4
阅读量: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D.惩罚犯罪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
( )
A.通过外交途径 B.通过国际法院
C.通过国际条约 D.通过刑事诉讼
4.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阶级性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
A.可以从重处罚 B.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下列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情形是( )
A.正在实施赌博罪 B.正在实施抢夺罪
C.正在盗窃巨额财产 D.正在进行暴力绑架
8.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方法一共有( )
A.5种 B.7种
C.8种 D.9种
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罚方法是
( )
A.先减后并 B.先并后减
C.限制加重 D.并科
10.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A.时效继续 B.时效延长
C.时效阻断 D.时效中断
11.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
( )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
1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
A.间谍罪 B.资敌罪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投敌叛变罪
13.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14.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要区别是( )
A.主观目的不同 B.客观方面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l5.侮辱罪与诽谤罪最主要的区别是( )
A.主观目的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 D.客观方面不同
16.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除了犯罪主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外,还有( )
A.犯罪客体不同 B.罪过形式不同
C.犯罪对象不同 D.主观目的不同
17.招摇撞骗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必须是使用了特定的欺骗方法,这种欺骗方法是假冒
( )
A.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
B.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
D.社会名人
l8.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犯罪主体是( )
A.现役军人 B.预备役人员
C.转业军人 D.军人和预备役人员
19.贪污贿赂罪与侵犯财产罪的关键区别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 B.犯罪主体不同
C.罪过形式不同 D.是否利用职务便利
2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只能是( )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于解决刑法的空间效力问题,各国刑法采用的原则有(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并科原则 D.保护原则
E.普遍原则
2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 )
A.犯罪结果 B.犯罪主体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E.犯罪主观方面
23.下列属于对象认识错误的是( )
A.误人为兽而杀之 B.误兽为人而杀之
C.误张三为李四而杀之 D.误把白糖当砒霜杀人
E.误把砒霜当白糖致人死亡
24.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
A.不得减刑 B.不得假释
C.应当加重处罚 D.不得适用缓刑
E.应当从重处罚
25.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要区别是( )
A.犯罪主体不同 B.罪过形式不同
C.犯罪的地点不同 D.犯罪手段不同
E.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
27.刑事责任能力
28.刑罚
29.抗税罪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在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也可能构成犯罪。( )
31.判处犯罪分子无期徒刑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必定要终身服刑。( )
32.对于利用暴力、胁迫等手段,故意逼迫他人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33.国家工作人员只要不是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而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就不构成受贿罪。(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35.一般自首的概念和条件是什么?
36.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被告人张某,男,系某国有商业银行行长。1999年2月,张某准备为自己的儿子购买一套商品房,由于缺少资金,便以工作需要为由,从本单位取出公款30万元,以备购房时使用。其间,张某一直将该笔公款放于自己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其后,由于种种原因,房子没有买成,张某于同年12月将该公款退还本单位。后案发。
问:对于张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