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笔记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不过,总体看来,古代许多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都是与其他观念相关的行为。例如在很长时间里,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这在十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此外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也有相当意义。历代的皇帝及王公贵族的灵寝,也都讲究植树造林。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也同时起到了绿化作用。

  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牧业及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重。唐朝在西北甘陕交界地带,设有规模庞大的养马场,以支持国家的武备;那一地区,正是黄河几个重要支流的上游地区。所以,在从东汉到唐朝中期近八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状态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初年由政府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5000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200棵桑树、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树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这的确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二、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利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三、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河流在明清时期的灾害日趋严重,更与两代治国思想的落后及政治腐败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上一篇: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笔记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

下一篇:中国文化概论学习笔记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