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09年自学考试美学名词解释第七章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第七章 审美教育论

  1.美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2.化性起伪:(1)是美育的功能之一.(2)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上一篇:09年自学考试美学名词解释第六章

下一篇:0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