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三经的书名及其注疏者。 二、解释:传、笺、疏、章句、衍文。 三、古书注释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籍( )也。 2.《魏风马牛...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 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
31、杜甫诗歌素称诗史,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 A.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 B.一气呵成,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C.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 D.藉记事以抒情,将记事和抒情结合起来 32、《齐晋鞌之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空1分,共20分) 1.《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春秋三传指《________》、《公羊传》、《谷梁传》。 3...
一、填空题(将答案使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见于《诗经?秦风》中的《_________》。 2.鲲鹏展翅的典故出于庄子《__________》一文。 3...
A.秋瑾B.龚自珍C.梁启超D.张维屏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作品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 A《曹刿论战》 B.《侍坐》 C.《触龙说赵太后》 D.《非攻》 E.《逍遥游》 2....
21.下列小说作品中,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的是( ) A.《金锁记》 B.《春桃》 C.《拜堂》 D.《祝福》 22.题词为算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的诗歌作品是( ) A.《洗衣歌》 B.《别了,哥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断魂枪》中,貌不惊人、干巴...
第2题、多项选择题 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 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D文学即博学 参考答案: ABCD 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
第1题、单项选择题 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问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
一,论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东方奴隶制国家,与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国家,及中国夏商周奴隶制政权秘书性工作产生的基础,有哪些相同之处? 1,从社会生产力基础看,都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都有一...
一,中外秘书比较的基本内容 1,有关生产历程的比较2,有关现实状况的比较 3,有关发展趋势的研究 二,在中外秘书比较中主要使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1比较研究方法 2 系统研究方法3 文献研究方法 三,在...
第七章 上行文种 呈民国时期沿袭古代公文而设置、为历届政府所采用的最基本的上行文种。 指令民国时期上级对下级呈请所作答复的下行文种。 签呈国民党政府时期行用于本机关、本系统内部,由属官呈于长官的非正规...
1、教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 2、符我国古代由唐朝至明朝相沿设置的一种下行公文 3、诺画诺。是长官批准公文生效的制度。画,为写字动作;诺,为所写文字,意为赞同、应允。 4、指挥唐、宋...
1、告身古代授官的公文。通常由中央主管衙署行文,向被授任者本人告知经皇帝批准的授官旨意。供被授任者收执,以为凭信。 2、中书省对皇帝负责的最高决策政令机构,负责诏、敕的起草工作。 门下省对皇帝负责的最...
1、移封建社会由无隶属关系的官署或官员间相互行文使用的平行文种。 2、关我国古代由同级或不相隶属官署、官员之间联系公务的平行公文。 3、刺作为南北朝至唐代,中央各官衙间相互质询的平行文种。 4、咨地位...
1、策我国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种。 2、册古代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和祭祀活动的君命文种。 3、制封建社会中,由皇帝颁布可垂为后世遵守的重大制度性举措时所使用的君命文种。4、诏封建社会...
1、奏记封建社会前期,由朝官对三公、州郡僚属对长官、士人对官府,用书面陈述意见的上行文种。 2、牒汉、唐期间由下级向上级、民众对官府陈事所用的上行文种。 3、状汉代始设,由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
1、上书由先秦书文种的上行用途演化成的分支文种,并作为奏前身的残留状态在封建社会长期沿用的非正规上奏文种。 2、奏我国封建社会中,由臣僚上于皇帝陈述庶政的重要公文文种。 3、疏由奏的别称、各类上奏文种...
1、策与册两个君命文种有何相互关系? ①是同源相承的文种 2、西汉孝文帝废除肉刑的意义何在? ①肉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社会生产力,更有损人格尊严②废除肉刑不但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而且也是我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