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孔子曰:“里仁爲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夫仁者必恕,然后行。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虽以得高官大位,仁者不爲也。夫大仁者,爱近以及远;及其有所不谐,则亏小...
五、古文翻译题把下列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文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闲不降楚...
四、简答题46.根据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连词“之”的用例,归纳总结连词“之”的用法和特点,要求结合具体句例说明。(1)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2)民之有口也,犹士之有山川也。(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
三、释词题(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36.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食:37.被于宗庙之崇。被:38.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墐:39.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荒忽:40.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正确的是()A.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
26.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A.《说文解字》B.《康熙字典》C.《辞海》D.《辞源》27.近体诗李白《渡荆门送别》首联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2.下列句子“责”用本义的一句是A.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23.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
1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的是()A.故士者所以爲辅相承嗣也。B.使治官府则盗窃,守城则倍畔。C.田地肥广,草木饶衍。D.后世圣人易之所宫室。19.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
14.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许子奚爲不自织?B.沛公安在?C.且焉置土石?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15.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A.所杀大臣,多吕后...
10.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D.自始合,苟有险,...
6.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无乃尔是过与?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是社稷之臣也。D.客果有能也。7.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A.选贤与能,讲信脩(...
七、古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于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
五、古文翻译题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及庄公即位,爲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四、简答题46.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并说明古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1)曰:“奚冠?”曰:“冠素。”(2)曷爲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4)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5...
三、释词题(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36.德不之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脩:37.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肃霜:38.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逆:39.读书欲睡,引锥自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字为简化字的句子有()A.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
26.下列句中“王”的词性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爲宝。...
2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肯定性无定代词的是()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B.诸将皆莫信。C.彼一时也,此一时也。D.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2.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
16.下列句中的“穷”不能理解为“尽”义的是()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迴谿。C.遂命僕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芧茷,穷山之高而止。D.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