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一、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分会的成立
    1938年3月10日在武汉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该组织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当时经费困难,主要靠“全民抗战”宣传动员,征募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战时儿童保育院对难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反抗侵略。特别重视劳作教育。保育院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培养工作的自觉性。总之,战时儿童保育工作把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儿童培养成追求真理、手脑并用,自觉工作、反抗侵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938年,延安也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其宗旨是“保育战时儿童”。

    二、陕甘宁边区政府度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实行儿童保育列为中心工作。同时又颁发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主要内容有:
建立管理(保育行政)组织;保育人员的训练;建所的具体条件,此外还对孕母、产妇的保健待遇等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
《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继《托儿所组织条例》之后老区又一重要的学前教育法规文件,它对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对策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种形式保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兴盛期和过渡期。自战时儿童保育会及其在各地区的分会成立以后,随即建立了一批著名的保育机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学前教育机构有多种类型:
   (一)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作,如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
  (二)单位间托儿所,如陕甘宁边区机关托儿所。
   (三)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如边区银行托儿所。
   (四)化整为零的托幼组织,在一些局势不稳定、敌情变化较大的敌后解放区较多。
   (五)小学附设幼稚班(园),在陕甘宁边区米脂、绥德分区的三所小学及清涧城关完小都曾举办过这种形式的幼稚班。

    四、保育院的教育与教学
   (一)学前教育的目的
    始终以保育儿童身体。培养儿童良好习惯、发展儿童智力为目的。
  (二)婴幼儿的保育
   保育儿童健康是保育院的首要工作,主要是:
   1.尽一切努力保证孩子的营养
   2.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管理制度
   3.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4.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三)婴幼儿的教育
    婴幼儿教育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品德教育:保教工作者总结出了以下品德教育原则:热爱儿童;随机教育;站在儿童的立场教育儿童。
   2.智育: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也强调智力开发。

上一篇: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苏区的托儿所制度

下一篇: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