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20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三章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第三章 心理与行为的动力系统 - 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需要

  需要:对对象的欲求称为需要。他是有集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

  需要的种类:

  1.从需要产生的根源看,可把需要分为 自然需要 和 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又称生理需要,这类需要以生理需要为基础,与生存和种族延续互动密切相关。

  社会需要指以一切非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需要,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习得的,因此又叫获得性需要。

  2.根据需要所指向的对象的性质,又可把需要分为 物质需要 和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

  精神需要又可称为心理需要,它所指向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它表现为对精神文化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观点:

  理论(略)

  观点: 1、从进化的角度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2、需要层次越高,与生存的联系越小,它们的满足与生存需要没有直接关系,但高层次需要更能分映出人类的特征。

  3、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个体才受到高一级需要的支配。

  4、当所有的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人才能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他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境界。

  第二节:动机

  动机: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环境中能引起动机的物体或条件的作用称为诱因。

  动机是需要、驱力、诱因、情绪等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好奇心引发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下列3种方式 (或好奇心的表现有哪些?):

  1. 感官探索

  2. 动作

  3. 口头诘

上一篇:20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二章

下一篇:2006年4月“普通心理学”串讲第一章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