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浙江省2018年自考管理信息技术考点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20-08-28

阅读量: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2月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名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发明者:John Mauchly J、P、Eckert。 

1946年6月,冯·诺依曼(Von Neuman)首先提出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设想,并首次在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中实现。这台计算机与ENIAC相比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进,一是使用了二进制,使电路大大简化;二是能够存储程序,使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至今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仍采用冯·诺依曼提出的原理和思想,所以人们称现在的计算机为冯·诺依曼机,称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机的基本原理:存储程序。指将要执行的程序以编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里,利用它们来进行计算。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情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代真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基本逻辑元件为电子管, 主存储器采用延时线或磁鼓, 辅助存储器开始使用磁带。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基本逻辑元件为晶体管, 主存储器采用磁芯,辅助存储器开始使用磁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基本逻辑元件为集成电路,主存储器以磁芯为主,并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 

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至今):基本逻辑元件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储器采用集成电路,辅助存储器使用大容量的磁盘、光盘。 

5、第五代智能计算机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浙江省2018年自考管理信息技术考点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