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考网 | 网站为考生提供浙江自考信息服务,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 |
微信订阅

浙江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浙江自考网免费咨询电话
【热点】 浙江省自考管理系统 成绩查询系统 准考证打印入口 自考日程 免考申请 转考申请 实践考核 毕业申请 学位申请 论文答辩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在线咨询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好啊!诚实永存

整理编辑: 浙江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阅读量:

一位年轻的女售货员昨天来到本报,要求登一则广告,寻找她接待过的一位外国顾客。因她在卖给他酸奶时,少找了钱。
    她叫张建华,二十六岁,是北京市东单大街祥泰义食品店的售货员。十一月三日,她错把一张五十元外汇券当成了五元。
    “那位顾客看上去是欧美留学生。星期一下午六点左右,他来买酸奶。走后没多久,我就发现钱找错了。”小张说。
    “我马上追出去找他,但他已经不见了。我一连两个晚上没睡好,担心我的过失会带来很坏的影响。最后,我决定在《中国日报》上登广告找人。”小张说。
    “当时还有许多其他顾客,而且这也是我头一回见到外汇券。”她解释说。
    虽然她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十一元(约合13.8美元),但对于高于她工资两倍的广告费,这位妇女似乎并没有被吓倒。
    广告部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不找她自己的单位报销广告费。她说:“因为这是我自己的过错。”
    《中国日报》给她的广告(见本报今天第八版)以特殊优惠。商店领导得知此事后,决定给她经济补助。
     (本报记者聂黎生、徐杰、姚翔)
      (原载 1986年 11月 9日《中国日报》)
    自学提示
    (1)这是一条歌颂普通人的高尚的价值观的人物消息。认知此文深刻的现实意义。
    (2)消息实录人物语言,读来亲切感人,真实可信。具体分析对话在这篇消息中对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思想所起的作用。
    (3)简要分析此文段落短小、节奏感强的结构特点。

上一篇: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陕北有煤海

下一篇:中外新闻作品研究学习笔记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

浙江自考服务

  • 考试提醒,备考指导

    自考资料,学习交流

名师课程

    • 英语(二)

      英语(二)

    • 行政法学

      行政法学

    • 文学概论(一)

      文学概论(一)

    • 内科护理学(一)

      内科护理学(一)

    •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思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