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理学(nursing) 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2.护理(nursing) 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健康...
道德的功能: 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使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协调一致,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道德现象是由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构成的有机整体。 道德的特征: 阶级性与全民性...
第一章 1、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说。它以道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化、理论化地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社会作用;阐述一定社会的道德核心、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要求;阐述达到一定道德水平...
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 (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专门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
一、感冒 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
一、感冒 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第一章 绪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是中医在辨证审机,确立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通过选择合适药物,酌定适当剂量,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完成防治疾病的药方。 一首合格的方剂应...
1.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2.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3.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
第二章 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第一单元 针灸学发展概况 细目:针灸学发展简史 要点: 针灸学代表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内容特点 第二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要点: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
第一单元 疮疡 一、 疮疡 暑疖 1、内治: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味 2、外治: 1)初期:千捶膏黄金散玉露散 2)珠疖:清黛散 3)成脓:切开排脓 4)溃后:九一丹。太乙膏贴 5)并发湿疮:清黛散 ...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考纲要求】 1.骨盆的类型、平面和径线、轴、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 2.骨盆底和会荫。 3.外荫的范围和组成。 4.内生殖器及其功能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5.骨盆血管来源及...
第一章无菌术 本章考纲未做要求。 【历年考题点津】 1.在1.05kg/cm2蒸气压力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 A.1~5分钟 B.6~10分钟 C.11~14分钟 D.15~20分钟 E.21~25...
抗菌药物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化学治疗:对体内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2、化疗指数:即化学治疗药物的LD50/ED50。LD50是动物半数致死量,ED50是治疗感染动物的...
一、药理学总论 (一)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它有哪些类型? 与防病治病目的无关的对个体不利甚至不害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1、副作用:...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病因是什么?具体如下: 1.乳汁淤积 ①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 ②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加之授乳经验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乳汁不能完全排空; ③乳管不畅影响排乳。 2.细菌入侵 乳头破...
第一章 绪 论 一、什么是生理学?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
第一章 基本组织(Basic tissue) 第1节概述 一、细胞连接(cell juntion) 是细胞相邻面的胞膜和胞质特化成点状、斑状或带状的连接区,使细胞紧密排列或相互沟通。 (一)紧密连接(...
试述环境污染的控制策略。 答:(1)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标准:卫生法律法规具有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污染、保证人类环境质量的法律效力。卫生标准能为卫生执法监督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2)加强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