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校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名词解释: 1、介入: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援助,或者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地干预,使得他们在学校教育的正常轨道上发展。 简答或论述: 1、学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构成: 首...
第三章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简答和论述: 1、学校心理辅导组织和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以学校心里咨询为中心,对待特定学生进行心理放到和咨询活动。 第二,设立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校长...
第四章 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 名词解释: 抵抗: 在咨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与心理咨询人员主观意图相反的情况,引起咨询关系的不协调和矛盾,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咨询关系的破裂,使面接无法继续下去。抵抗分...
第五章 学校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 1、如何选择心里测量量表: 1)版权条件 2)效度 3)信度 4)客观性 5)实用性 6)计分的容易性 7)经济性 2、进入心理测量的技术: (一)测量方法为使学生感到...
第六章 学习心理辅导和教育咨询 1、学习心理辅导的内涵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30年代前。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以后。 2、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 一,是帮助学生了解...
第七章 学校适应的心理咨询 1、学校压力症: 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的学校教育生活中受到一种威胁性刺激,想从这种环境中摆脱出来而感到的不快感、恐惧感以及出汗与心跳数增加等一系列生理反应状况叫学校压力症。 ...
第八章 学校精神卫生与心理临床 1、情绪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情绪障碍自我身体以及心理存在方面受到威胁,而急剧地引起心理、身体方面的动荡、混乱的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愤怒、恐惧、喜悦、爱情、悲伤、厌恶等情绪...
第九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咨询 1、青春期危机的概念: 从心理学上看,在整个精神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阶段发展为了另一个新的精神阶段过渡的中间期。在这个过渡的中间期里,旧有的精神体系缺乏其解决问 题的有效...
第十章 家庭心理咨询 1、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和形式: 中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 形式: 1)个人心理面接;2)并行心理面接;3)协同心理面接; 2、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特点:07年简答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13题,由浙江自考网整理,自考练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1: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012题,由浙江自考网整理,自考练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1: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011题,由浙江自考网整理,自考练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1:单选题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是( )。 A、马尾船政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天津机...
财务成果报表 一、损益表 损益表,也称利润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年度、季度或月份)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的会计报表,是月报表。 (一)损益表的作用 损益表可以提供的信息: 1. 企业在...
计算题(补充题型) 3.1.假设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且计划工作到65岁,该人将在80岁时去世。因此工作时间M为45年(65-20),生活年数N为60年(80-20)(这里假定该人20岁之前的生命开支由...
知识重点必背:第四章 税收概述 本章重点内容较多,如税制基本结构中所含各项要素及其涵义;从不同角度对税收进行的分类;税收的财政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具体内涵;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1994年中国税制...
重点知识:第五章 我国的主要税种 本章介绍了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行为财产税类的11个税种,其中,增值税、关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为重点税种,对其特点、作用及税制结构状况应有详细确切的把握。对于其...
1.5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1.5.1财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财政学与经济学:应用与基础关系 财政学与政治学: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管理学: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政策学: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法学:交叉关系 财政学与...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010,由浙江自考网整理,重点复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本章重点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2、新时期开辟和发展...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09 ,由浙江自考网整理,重点复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本章重点 1、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思路和正确的理论判断(八大路线、毛泽...
浙江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08 ,由浙江自考网整理,重点复习内容请关注浙江自考网。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